賽事心得/台北超馬24小時賽 說不來卻又來還拿第一

賽事心得/台北超馬24小時賽  說不來卻又來還拿第一

2023/02/11台北超級馬拉松24小時賽

喊著說沒有下一次身體還是很誠實

去年跑過一次說不想報名的我今年還是參賽了

因為這是 超馬 一年一度的同學會

喜歡超馬的我在報名最後一天終於完成報名繳費

再次體驗24小時的跑步旅程

賽前睡不著

好像小時候要戶外教學的興奮與緊張

確認衣服及補給品

發現少帶了手錶的充電線

立刻上網徵借借到了

終於可以安心睡覺

補給東西雖然是多到沒吃完

但我寧可多帶

衣服也準備2套

今年氣溫蠻高的

下午2點開賽大家頂著艷陽開心起跑

起跑不到一小時我感覺到鼻子有液體流出

我本來以為是流鼻水

用擦汗的毛巾一擦結果是流鼻血

我邊跑邊擦往私補帳篷跑去

用了4張衛生紙和2張濕紙巾

為了止住血在帳篷待了10幾分鐘

曾經一度想著今天不太順是否應該不要跑了

但開賽不到一小時

而我的超馬同學們都在場上奮鬥

我決定邊跑邊觀察自己的狀況

血止的差不多我就上場繼續我的比賽

很幸運的血止住了

前面3個小時氣溫高很難熬

終於等到夜幕低垂

大家跑的比白天更快一些

但是體能狀況訓練程度每個人不同

沒什麼練的我在第10個小時開始走下坡

跑跑走走的慢慢前進著

餓了就吃渴了就喝累了就坐

過程就是不斷的繞圈圈

每8小時會在起跑點轉向一次

轉向的原因超級馬拉松協會有說明

跑跑走走看似簡單

但在24小時期間會感覺到身體的變化

基本的吃喝先不談

挑戰的是身體極限

以慢慢跑約6-7分速來說

前1-4小時身體狀況一定非常好

5-8小時漸漸的肌肉痠痛症狀出現

12小時之後體能下降的非常快

因為伴隨著從腳底小腿大腿臀部髖部

膝蓋甚至腰部不同程度的酸痛

剩下的12小時痠痛會一直累積著

有足夠肌耐力的人可以照著自身狀況跑到最後

沒有足夠肌耐力的我就只能用撐的走到最後

但超馬吸引我的地方卻是在那麼痛苦的過程中

大家還是可以邊跑邊聊天互相加油打氣

沒有競賽那種廝殺的感覺

大家也都互相幫忙

而今年我特別能感受到

在結束前5個小時腳掌的疼痛已經到達極限

因為我穿上一雙鞋齡不到一個月的鞋子

加上一雙全新襪子

雖然沒有被磨破皮但也腫的差不多了

我只好換上普通的拖鞋繼續在場上走著

走了幾圈我覺得我還跑的起來

我又換回原來的鞋子

但明顯是個錯誤的決定

後來有一個超馬朋友幫我借到一雙免費的Y拖

同帳篷的跑友幫我借到1雙五趾襪

雖然是穿過的但是用來應急已是非常感謝

於是我穿著借來的鞋子和襪子回賽道

然而有心跑卻抵擋不了太陽的熱情

沒戴帽子和太陽眼鏡的我就這樣曬著

每2-3圈就回帳篷躲太陽

在比賽結束前20分鐘出帳篷走完人生第二場24小時

完成里程137公里,比去年少了14公里

檢討自己的部分

1. 跑量累積不足:去年平均月跑量不到150公里,跑步應該順序漸進慢慢堆疊跑量,今年的確準備不足

2. 沒有多準備一雙跑鞋:去年比賽穿小飛馬36一雙到底沒更換,今年覺得多帶一雙鞋襪很麻煩,真的要相信莫非定律。

3. 肌力訓練不足:重訓教練一直和我強調肌力的重要性,原則上一週兩次,教練放寬一週一次,我很常缺課,甚至完全休息一個多月,是一個對自己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4. 裝備不足:這次真的沒有準備帽子和太陽眼鏡,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我真的失去跑步的動力,然後我的臉和手都曬傷了。

感謝的部分

1. 謝謝借我手錶充電線和陪我走完最後一圈的明樺

2. 謝謝一直鼓勵關心我的Amber

3. 謝謝幫我接洽Y拖的柯旺調

4. 謝謝給我Y拖的豫芬姊

5. 謝謝幫我借五趾襪及借我五趾襪的2位大哥

6. 被我強迫當補給員的男朋友❤️

雖然跑步是一個人但是身邊不止一個人

全部都是不求回報發自內心的幫忙

今年雖然跑不好但是我有滿滿的支持與援助

我會永遠記住也會給予幫助

把這份需要分享給其他人

若問我超馬精神是什麼,

我會說是一個令你身體感到痛苦

心靈卻是無比滿足的運動

恭喜我們都完賽了,大家都好棒

接著我想分享一下我是怎麼安排24小時

基本上我是按表操課型

去年我將每一個RUN分成24次

每次跑50分鐘休息10分鐘

保守有150公里

今年覺得分成24次還是太累

因為考量到12小時之後體力不足

所以我切成更多等份

雖然這個按錶操課我不是每一堂課都有上到

但如果照著這個操作順利完成

配速在7分速左右

保守也有160公里以上

當然這是我自己的規劃單純分享而已

不認同的人也不要私訊我亂亂教嘿

1-8小時:跑55分鐘休息5分鐘

9-12小時:跑50分鐘休息10分鐘

13-18小時:跑17分鐘休息3分鐘

19-24小時:跑10分鐘休息2分鐘

手錶設定如下

補給方面我也分成24包

我通常每4小時會吃比較多

所以有5-6包是偏碳水比較多

剩下的就是裝一些能量膠/小零嘴

也有幾包能量飲

全部依照自己的喜好去準備

當然我也不是都有把每一包吃完

就是按照當時的情況去評估

當然厲害的人不用像我這樣按表操課啦

還有大會攝影師真的很愛我😅

明明是錄影我以為是拍照還換2個姿勢

這麼浩呆的動作還給我剪進去

大家如果有看到影片就笑吧!

今年成績是女子排名第十二

僥倖撿到分組第一

勉強達標24小時標準130公里

希望明年可以順利達成我的目標

info

電話號碼 +1 000 000 0000

© info {{current_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