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瑩碩(6677)海外布局進入領證關鍵年,總經理顏麟權13日表示,今年三大動能助攻營運向上,一是成人嚴重 憂鬱症 用藥有機會拿下中國一致性評價的首張 學名藥 證;二是腎臟科用藥自5月起出貨東南亞市場;三是營碩開發的兩項雷射穿孔長效藥品,正與日本洽談委託開發案,一旦成功也可帶進業績。
瑩碩受惠營運策略調整得宜,去年合併營收8.64億元,年增4.38%。今年1月合併營收因遇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影響單月營收表現,但先前授權給健喬的三項抗癲癇藥品已於本月完成所有權移轉,相關收益將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在第1季認列。
瑩碩董事長王建治表示,瑩碩逐步調整集團經營策略,一方面加速投入研發,推進旗下特殊劑型平台的藥物開發、授權與取證;一方面採取同業合作,開創新商機共享綜效。此外,子公司歐帕、泰和碩也分別根據客戶與終端市場需求,進行產能規劃與產品組合優化的調整。
顏麟權表示,公司發展治療成人嚴重憂鬱症的「鹽酸米那普侖」膠囊,有機會拿下中國一致性評價的首張學名藥證,在當地醫保支持下,可獲醫療機構的優先採購。由於同成份藥品在中國市場目前僅有一個競品已上市,合計一年銷售額約人民幣1億元,瑩碩的產品若能獲准上市,可快速搶占市場份額,也能享有較高的毛利空間。
此外,瑩碩的腎臟科用藥去年底在泰國、菲律賓領證,今年5月正式貨泰國市場,菲律賓市場也將在第3季出貨,後續另將有六個品項會在台灣、中國、東南亞等地陸續取證上市。此外,在日、韓二地也分別有四個、兩個受託開發案洽談中。公司今年業務的重心將放在中、日、韓的特殊劑型市場。
顏麟權表示,公司挾厚實的研發能量與特殊劑型平台的優勢,擁有不少首發學名藥與特殊學名藥證,不僅可成為對外提供授權合作的潛在標的,近期在藥品短缺頻傳的情況下,瑩碩也可望受惠轉單效應,由於原廠治療注意力不足的過動症(ADHD)用藥預計第1季退出台灣市場,國內只有瑩碩與一家進口業者可供應,該藥品在台灣的一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瑩碩有機會分食原廠專利藥釋出的市場大餅。